草間彌生 夢我所夢。點點女王駕到高雄,無須多言,去看就對了。
本展覽屬ˊ視覺藝術效果強烈,讓人眼花撩亂卻又不會迷失主題的展覽,普普藝術的強烈親民風格讓藝術和觀眾的距離減少,蔓延再生的示範擴張了視覺感官的極限。這個展適合搭配草間的自傳,一邊看她對自己藝術的看法,一邊看展品會覺得很有意思。
作品布展方式也因為她作品和群眾的互動性而有了極佳的延伸性,無限複製重組排列透過觀眾眼睛放大了藝術的可能性。 看她的作品久了 會不自覺的暈眩,投入,再生,轉化,感覺自己是自己,又或不是自己,是她筆下的側臉又是她融合世界的點點。
好看嗎?我很喜歡後期明亮燦爛的狗兒也很喜歡無限鏡屋裡宛如萬花筒的璀璨與無窮,彷彿下一秒便要環遊太空,或像駭客任務般幻化無限粒子光速來去。
但我也很不喜歡她早期創作中的陰暗冷調,既陰森又潮濕,是的,展場不潮濕,我卻覺得那是一種潮濕在滋長,青苔蔓生,萬蟲滋衍,對照她的強迫症,覺得她一生性命都在她的作品中了。 是好看好玩的展覽,值得一看。
一樓的大紅球也有兩個展品可以體驗參觀,一個是大圓球內部像是[無限鏡屋]簡單版的概念,人在其中填滿四個角落中的一角,人和影像靠著鏡面反覆重製再現,因為不用排隊,看得非常愉快。 另外一個則像是看了紅色閃亮世界的萬花筒,炫麗異常。 去看展覽別忘了一樓這兩個也頗有看頭。
一進去展場後的兩三件展品,第一件是暗色系打上紫外光的客廳,還貼滿了滿室的點點,我非常不喜歡。另外一個甚麼曼哈頓自殺之歌,我也不愛。天國之梯的概念,在幾米公車裡面已經看過一次,我比較喜歡幾米裡面的溫馨感。草間開頭的三件作品很炫目,卻很不得我的眼緣。在那三個展間裡,一直覺得有種潮濕陰暗漫上身體,不舒服的感覺。對照官方公布的照片,現場看不是華麗,而是潮濕陰暗的恐懼。
2樓展區的 自戀庭院 也很不賴 1500個鋼球,每顆都映照了自我,但是高美館的場地限制,所以變成一堆在外面的庭園,一些在2樓的建築,是個要居高才能臨下而見全貌的展物,我很喜歡這個展品。 剛好累了的時候可以歇歇腿。 剛好坐下時,每一顆球面,都是我自己的樣子,自戀庭院真美好。
這篇對草間彌生的介紹,寫得深入淺出,又不失八卦風格,非常深得我心,但是是對岸的介紹,所以記得使用google的網頁翻譯。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看簡體字完全無困難的話,歡迎直接閱讀!
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