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媽的17歲]給4.3星 青春少女憤怒道
我喜歡這片名,因為很切題,真的就是[他媽的]讓人想罵髒話的17歲少女的故事,應該可以說成是[中二少女憤怒道]或是[青春少女憤怒道]。17歲的少女娜丁 只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用自己偏狹的觀點看待世界,不是缺乏正義感,純粹就是偏激而偏見,加上講話毫不遮掩,像隻帶刺的刺蝟一樣,透過尖銳的言詞傷害了所有身邊的人。
本片非常輕鬆幽默,我一邊看電影,一邊想起了這十三年教書生涯交手過的中二屁孩。一邊狂笑得津津有味,一邊想,從我手上畢業的屁孩們,到了17歲的時候,還是依然故我以及自我中心嗎? 如果是,會不會跟這女孩一樣,既傷害了自己 也 傷害了身邊所有愛她與試圖了解她的人的心?
我覺得奇幻影展對本片的介紹寫得很好:
少女情懷總是詩,娜汀卻覺得同學們都是白痴,自從目睹父親意外過世,她的人生從此陷入咒怨模式。娘親不疼便罷,死對頭老哥不知何時成了才貌雙全人生勝利組,而自己只剩青春痘在臉上跳舞。苦澀青春期幸好有閨蜜相伴,互虧互婊也算是真情羈絆。誰知某天醒來後,世界就變了:閨蜜竟他媽的上了老哥的床,兩人還貌似要認真交往!天崩地裂的娜汀戰鬥模式全開,渾身的刺朝全世界發射,歷史老師成了最嚴重的受災戶,全盤吃下她的囂張跋扈。
女主角真的很幸運,遇到了這些關心她與試著了解她的師長、朋友、親人。通俗的戲碼,當然讓觀眾捧著一家和樂的結局散場。我只是想著,如果她的人生一開始不是遇到這些好人,也許全片不是喜劇會變成一連串的悲劇。 全片的語言表現幽默風趣好笑,女主角的幾個表情讓我想到艾瑪史東,全片60%在看女主角演戲,她也確實恰如其分撐起了這個青春少女的憤世嫉俗的表現。全片的轉折、起伏與結局都很容易猜中,並不是太有新意的劇本,可是仍把通俗的喜劇,表現得可圈可點。 我卻在最後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是喜極而泣嗎? 倒也不是,我看著女主角愛得這麼恣意妄為、傷人傷得理直氣壯,感慨的是[這就是青春的樣貌]啊! 青春果然無敵,只是青春也容易消逝。 我想起自己稍嫌不夠叛逆的青春期,有點哀傷而已。 敬那些青春期的任性,能熟練處理中二屁孩的自我中心問題至今十三年,大概我骨子裡還是有些中二的傲嬌任性吧!